倒行逆施
基本词义
“倒行逆施”这一成语的含义是指做事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,且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。联合式。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。含贬义。
出处
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
故事
春秋末期是一个诸侯割据、战争频发的时期。各国之间的联盟与对抗复杂多变,而楚国作为当时的强国之一,内部却充满了宫廷斗争和权力更迭的不稳定因素。楚国的大臣伍奢及其两个儿子,被楚平王迫害致死。其中,小儿子伍员(伍子胥)历尽艰险逃到吴国,并发誓要为父兄报仇。最终,他率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首都,挖出已故的楚平王的尸体进行鞭打,以此发泄心中的仇恨。这一极端的行为,被形容为“倒行逆施”。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深思熟虑,避免做出违背时代潮流或公众利益的事。
例句
他的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,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。
近义词 反义词
近义词有:
背道而驰: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。
南辕北辙: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
倒行逆施的反义词有:
循规蹈矩:形容做事遵循规则,不敢违反。
按部就班:形容按照一定的步骤、顺序进行,不跳跃、不颠倒。
因势利导:指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