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劳动仲裁时效过了,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解决纠纷。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:

申请立案

申请人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,申请立案,并缴纳案件受理费。

等待受理

法院收到起诉状后,会进行审查,满足法定条件后将受理案件。如果不满足法定条件,法院将驳回起诉状。

开庭审理

法院受理案件后,将开庭进行审理,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,并进行调查、取证等工作。

判决或裁定

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,作出判决或裁定,解决纠纷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仲裁时效过了,但劳动者仍有通过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。如果在仲裁时效期间存在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,劳动者可以提供证据证明仲裁时效中止或者中断,这样仲裁时效会重新计算或者中止计算,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再开始计算,从而可能未超过仲裁时效,仍可以申请仲裁。

此外,根据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的规定,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,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。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仲裁时效,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。申诉时效届满后,如果存在申诉中止的情况,仲裁委员会也应依法受理。

综上所述,即使仲裁时效过了,劳动者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